时间:2023-02-01 来源: 四会宝协官方
踏着春的脚步,我们迎来了农历癸卯兔年。我国兔文化历史源远流长,随着历史的发展,兔文化愈来愈丰富多彩,作为一种文化符号,兔子常常被赋予不同的内涵与意蕴,寄托着人类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,不仅被应用到日常生活中, 还广泛应用到玉石雕刻创作上来。
在中国古代,无论红兔、白兔或黑兔都被视为太平盛世将临的吉兆。《艺文类聚》卷九十五引《抱朴子》:“兔寿千年,满五百岁则色白。”晋人张浚在《白兔颂》中赞扬白兔资质皓朗,德行高尚,如朗朗君子。梁孙柔之《瑞应图》更有“赤兔上瑞,白兔中瑞”的说法。
西周·玉兔佩
玉兔呈伏卧状,侧视,圆眼,长耳后伏,嘴巴紧闭。翘尾,臀部肥硕,前后腿屈卧,刻出爪纹。用明刻线勾出身体各部位轮廓,嘴穿一透孔,两面纹饰相同。
片雕,线条简洁明快,形象生动,质朴可爱。这种形状的玉兔,在周代较为多见。玉兔纹最早见于商代,殷墟妇好墓出土有玉兔。西周时期琢玉风格与商代有所不同,其造型生动,突出主要特征,线条遒劲有力,流畅自如,纹饰有繁、简之分。
西周·玉兔佩
1957年陕西省西安市张家坡出土。玉质碧绿色,圆雕。玉兔四肢弯曲呈蹲伏状,双圆眼向外凸起,长角向后伏,形状如蘑菇形,角下有双耳,嘴巴大张,口部琢一圆孔直通到尾部,孔两面钻成,孔径达0.6厘米。背部起脊,短尾,臀部肥硕,刻出四肢及爪部轮廓,身体只刻出两道区分肢体肌肉的弧线纹。
周代玉工能抓住免的基本特征,准确雕刻出免的形态,具有立体感,没有过多的纹饰雕刻,给人一种朴实粗犷的艺术美感。周代早期玉兔,多光素无纹,雕琢精细,造型生动,十分可爱。该玉兔头顶长角,很别致,是周代动物玉雕中的精品。
西周·玉兔佩
1957年陕西省西安市张家坡出土。玉质碧绿色,圆雕。玉兔四肢弯曲呈蹲伏状,双圆眼向外凸起,长角向后伏,形状如蘑菇形,角下有双耳,嘴巴大张,口部琢一圆孔直通到尾部,孔两面钻成,孔径达0.6厘米。背部起脊,短尾,臀部肥硕,刻出四肢及爪部轮廓,身体只刻出两道区分肢体肌肉的弧线纹。
周代玉工能抓住免的基本特征,准确雕刻出免的形态,具有立体感,没有过多的纹饰雕刻,给人一种朴实粗犷的艺术美感。周代早期玉兔,多光素无纹,雕琢精细,造型生动,十分可爱。该玉兔头顶长角,很别致,是周代动物玉雕中的精品。
西周·兔形玉佩
长4.5厘米、宽2.7厘米。青玉,此器双面片雕,兔卧伏状,腿前伸,长耳后伏,尾尖上翘,硕臀,圆眼,吻部穿一透孔,可系佩。形状乖巧可爱。商代玉兔的耳也略向后抿,但多做奔跑状,眼圆睁,腿部摆动,尾部翻起,灵活中透出机敏,动感很强。
隋·玉兔
高2厘米,长2.7厘米。1957年陕西省西安市李静训墓出土,玉为白色,圆雕。此兔卧伏状,昂首,头小,脸部较长。双目前视,嘴部较尖,双耳较大后抿。短颈,颈部较粗。前胸凸出,前胸及腰臀部丰满圆润,臀后有一短尾。四肢弯曲,卧伏于地,前肢较长,向前伸展。腹部中间横穿一斜孔,孔由一面钻入,可供穿系佩带。器底琢出凹槽。玉兔造型生动,纹饰简练。羊脂白玉,玉质细腻,昂莹润泽。器身光素无纹饰,只用几条阴刻线表示兽身轮廓,体现出白玉本身的质感。出土时,此器位于墓主胸骨之处,原可能是以丝带穿之挂于颈部。由此可知,此器应为墓主生前之佩饰,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,有很高的艺术价值。
《隋书》记载,于阗“山多美玉”。隋代随着全国统一,结束了长期分治和混乱局面,朝廷派官员裴矩管理和协调西域的贸易,和田玉又开始大量流入中原。
长6厘米 宽2.5厘米 高2.8厘米。青白玉,圆雕。兔呈蹲卧状,头上双耳长且后抿,耳中部呈洼状。头部长圆,吻部较尖,双圆眼外突,鼻、嘴、胡须雕刻精细。臀部肥硕,短尾上卷,四肢前屈蹲卧。底部刻出肢爪,腹部横向对钻两穿孔,可系挂。兔纹是古代常见的玉雕题材。
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多有用兔子代表月亮,也代表光明和再生。万象更新之始,借着这些美好的寓意,柷愿大家:
多喜乐,长安宁,岁无忧,久安康。
展开剩余全文